学院新闻

学院新闻

能源报国行 | 杭州实践团赴丰禾、古丽智能、浙江油田开展学习实践

作者:英飞 赵行力 王紫千 韩鑫宇 发布者:张蕾 责任编辑:张蕾 发布时间:2025-08-12 浏览次数:10

实践团参观中国共产党杭州历史馆合影 赵行力摄影

实践团参观五四宪法历史资料陈列馆合影 赵行力摄影

实践团参观丰禾石油科技有限公司合影 高祥喆摄影

实践团参观古丽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合影 高祥喆摄影

实践团参观中国石油浙江油田公司合影 王嘉琪摄影

实践团参观五四宪法历史资料陈列馆 王嘉琪摄影

丰禾石油科技有限公司办公环境 王嘉琪摄影

实践团参观丰禾石油科技有限公司机械装配间 王嘉琪摄影

古丽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专家为实践团讲解成果转化 高祥喆摄影

实践团与浙江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交流座谈 高祥喆摄影

实践团参观中国石油浙江油田公司岩芯库 高祥喆摄影

为引导学生传承石油精神、正确认识行业发展大势、提升专业认同,学院“能源报国行”实践团杭州分团于727日至730日赴浙江杭州开展学习实践活动,通过参观红色教育基地、深入走访丰禾石油科技有限公司、古丽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石油浙江油田公司,零距离触摸油田智能化装备研发脉搏,感悟科技自立自强在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中的核心作用。实践团由学院辅导员英飞、谷雨帆和7名本科生组成。

寻迹杭城红馆,感悟宪法初心

727日,实践团赴中国共产党杭州历史馆、五四宪法历史资料陈列馆开展实践活动,通过参观学习新中国第一部宪法的诞生历程和中国共产党在杭州的百年发展历史,重温红色记忆,感受共产党人坚定的理想信念。

探秘丰禾科技,透视智能装备“芯”制造
  728日,实践团赴丰禾石油科技有限公司开展技术调研,深入探访这家国内测井仪器骨干企业的“制造密码”。
在空间布局上,丰禾构建了清晰的研发生产体系:四楼研发部聚焦核心技术攻关,承担PCB板子设计等关键研发任务;三楼开展电子焊接作业,为仪器打造“电子筋骨”;二楼推进机械装配,搭建仪器硬件框架;一楼实施总装连调,完成产品最终整合与功能调试,各楼层协同支撑测井仪器从设计到成品的全流程。
其自主研发的裸眼井、套管井、高温过钻杆等五大类测井仪器,已实现规模化应用,覆盖全国主要油田并出口海外,还参与了塔科一井、川科一井两大万米深井测井任务。交流中,公司首席工程师围绕仪器可靠性提升,介绍可控氧化表面处理技术,通过特殊工艺形成致密氧化层,助力电极适应高温高压井况。在无磁实验室,技术人员详解玻纤增强混凝土建筑结构优势——消除铁磁干扰,保障传感器标定环境磁场强度达标,为测井数据精度筑牢基础,让实践团直观触摸到智能装备“芯”制造的硬核实力。

拥抱数字浪潮,赋能智慧新图景
    729日,实践团走进古丽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开启石油石化智慧化转型认知之旅。作为连接民营创新力量与国企等行业主体的纽带,企业通过展示与交流,让师生感受数字技术为石油行业注入的活力。
交流中,公司重点展现数字智能赋能实践:安全监测上,依托智能系统实现风险自动预警;自动化设备方面,以智能巡检机器人等替代高危作业,推动行业升级。公司人事经理还与师生交流人才战略,详解“公开招聘、德才兼备”原则及培养体系,助学生明晰行业人才需求。实践团随后体验了企业安全监测硬件与自动化平台等产品,感受数字技术的赋能潜力。
参观结束后,实践团成员纷纷表示,此次走访打破了对石油石化行业的传统印象,体会到“数字浪潮”的力量,也看到民企与国企在数字转型中的协同价值,为自身融入数字经济提供新视角。

聚焦非常规勘探,把握未来能源脉搏
    730日,实践团走进中国石油浙江油田公司,开启了一场聚焦非常规勘探领域的深度认知之旅。作为能源行业探索非常规资源的重要力量,中国石油浙江油田公司深耕油气主业,在高凝油、页岩油气等非常规资源开发上持续攻坚,同时拓展“风光热氢”新能源布局,目前已掌握南方多地丰富的油气资源及可观的风光指标,成为行业把握未来发展方向的鲜活样本。
在浙江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内,研究院党委书记刘成同张介辉、黄哲等深耕非常规勘探领域的专家一起,与实践团成员座谈交流。专家介绍,科研团队正全力突破非常规资源开发的技术难关,迫切需要年轻力量加入。这些分享让同学们真切感受到行业发展的前沿动态。此外,杨江南、田禾丰博士结合自身经历为学生答疑解惑,分享职业发展经验;张介辉专家则在岩芯库现场讲解非常规油气储存原理,引发实践成员踊跃提问。地球物理学专业2024级本科生贾馨感悟道:“小小岩芯背后是万亿方的天然气储备。端牢能源饭碗,既要向地球深部要资源,更要靠我们勘探尖兵持续奋斗!”

本次“能源报国行”实践团杭州分团以“红色铸魂、智造探秘、数字赋能、转型探索”四维联动的特色研学模式,走进浙江油田等国有企业,深切感受能源行业的深厚发展根基与转型攻坚的使命担当;探访丰禾、古丽智能等民营企业,直观见证数字技术赋能产业的创新活力与实践成果。通过将国企与民企深度联动的实践安排,为实践队成员构筑起贯通历史纵深与产业前沿、融合不同市场主体实践视角的立体认知坐标,让大家在政企协同推动能源事业发展的生动案例中,更深刻地理解了“能源报国”的时代内涵与实践路径,也彰显了实践团立足行业前沿、链接多元主体的鲜明特色。

据悉,今年学院统筹组织开展“能源报国行”专项学习实践,在今年暑期组织师生实践团分赴南京、天津、兰州、杭州、东营等地的科研院所、油田一线,了解行业最新发展情况、科技前沿和人才需求,并与优秀校友座谈交流。未来,437必赢会员中心将持续深化校企交流合作,推动专业教育紧密对接市场需求,为培养国家社会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能源人才。